海浩网论坛
标题:
论“诗词格律”~~
[打印本页]
作者:
Aiming
时间:
2004-11-1 21:28:32
标题:
论“诗词格律”~~
今天开始写我的新书《大道至简——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》,我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写了一段关于诗词格律的文字,用来讨论“知律而变”的问题。这里贴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。
诗词格律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计算机之外,我的个人爱好是文学与旅游。文学是数年前的事,近些年时间越来越少,文学上的作为也就越来越少了。憾。
我偏好古典诗词,所作颇多,因此常在一些论坛上贴出一些(旧作)。因而相关的讨论也多,其中最常见的便是说我的词“不合词律”。
发表这样的评论的人通常会在我的词后面附上一则“经典名作”,然后标出两篇词中各字的平仄。由于有些词是固定是要平/仄韵,因此也可能会提出用韵上的置疑。
这样的事,持续了很久。直到有一天我在“顶点诗歌”中贴出一篇“兰陵王”,一位名叫“大米饭”与我关于这首词中的平仄问题讨论了许久。后来我整理了一篇《兰陵王-兼与米饭兄弟说格律》。这其中有两段是讲述词中的平仄、韵律之不足的:
“我做此《兰陵王》时,也是参照了周邦彦的《咏柳》。当时却没有谱,因而只是在韵脚上稍有留意。我甚至将上阙第九句写成了‘难,难,难’三个字。这如果要放在古代,乐师估记是要当众摔琴了。不过,仅以词意及文字而论,这三个字却用得适宜。读起来也不拗口。于是,当时便这么用了。但米饭兄就算是找遍典籍,估记而查不出这样的用法来。
“——何妨?!你我二人又会依律唱之么?”
变化或者变通,在古诗词中是常见之事。这并不象现代人想见的那样,一定是“逐字论平仄”的。因此古词谱中,才常会见到冠以“摊破”、“减字”、“添字”字样的词格。然则古人在词格上的这种变通,是基于“音律”的。
词律与音律是两回事,词律是平仄,音律则是乐器、音调与歌舞。古词中用来吟唱与歌舞的词牌就不能混用,律不同,调不同,如是之。
“古人做词的变格,势必依音律而为之,舍周邦彦、东坡、辛弃疾此等人物,轻易变格,是为他人所笑话的。所以,词谱中所录变格既少,且俱为名家所创。”
然而古词的音律(亦即是律谱)已经失传了,也就是说,今天的词是用来读的,不是唱,也不是舞,甚至连吟哦也不是。所以今人总是拿的普通话中的1、2声作为平声,3、4声为仄声来填词,并以此论平仄,而全然不想词的格律的根基是“词律”与“音律”这两个部分的融合。
在顶点诗歌,我还曾经参与过一个讨论,叫“古人是如何说话的”。在我看来,古人做文章和说话是两回事,文章中之乎者也,日常交流中还是市井俚语的。因此对一些词的评论中常说“以俚语入词”,可见填词作文章与说话毕竟是不同。再者说话也存在方言的问题,因此方言之间平仄音调也当不同。古代的歌妓是要求会“官话”的,这相当于现在“普通话”的地位,她们歌唱起来,也是用的“官话”。更进一步的推论是:古代的词律中的平仄是以官话为基础的。然而如今的普通话毕竟不是古时的“官话”,也就是说,即使我们以普通话的四声为基础在论平仄,在古人看来,也是可笑的:这样做出来的词,依旧不可唱,也不可读。
今人做词的标准,是应该重定的了,除了词格(这里仅指字句的格式)和用韵之外,其它的部分是无法遵循的了。在各字的平仄以及句式上,应当以“能通顺”和“能品味”为准,风格上则以古雅为益。
仅此而已。
对于我这样的格律观点,米饭接下来的贴子中有一句“未蕴而变,自欺也。知律而变,智者之道也”,实为良言。变向不变求。不变者,万变之所源,亦万变之所归。习诗词之法度,若蚕虫之结茧,若无结茧于前,何有破茧于后?故,知律而变,智者之道也。
“知律而变”中的“律”字,若解释作“规律”,那么便是可以用于软件工程中的了。“道”是规律,如果明“道”,则可以变化无穷,这样做软件工程才是活的。就如同今人难于填词一样,不明道,则不明智,不明智则无所以为,因而在软件工程实施中不可避免的盲目与停滞。
......
[
本帖最后由 Aiming 于 2006-4-15 14:30 编辑
]
欢迎光临 海浩网论坛 (http://bbs.highot.net./)
Powered by Discuz! X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