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在线时间
- 245 小时
- 最后登录
- 2014-10-26
- 阅读权限
- 100
- 积分
- 3408
- UID
- 20996
- 注册时间
- 2003-2-18
- 帖子
- 2618
- 精华
- 0
|
用什么方法使得中国产业做大做强?我每每有不可名状的忧虑。答案是简单的,也是复杂的。站在“运十”面前,我总觉得往事并不如烟。
1970年代,我有幸参加了我国第一架喷气式客机“运十”的总装。1980年,“运十”首次试飞成功。此后“运十”飞北京,飞广州,飞昆明,飞乌鲁木齐,7次跨过喜马拉雅山,往返拉萨。
后来有关方面决定,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组装MD-82飞机。美方承诺,帮助中国民航机制造工业完成25年三步走的计划:第一步,由麦道公司提供技术,部分制造和装配MD80/90系列;第二步,与国外合作,联合研制100座级客机,2005年投产;第三步,自行设计制造180座级的客机,2010年投产。
于是,“运十”就注定死了,死于1995年。同年,在《财富》杂志上,麦道说出了心里话:“因为上海搞过‘运十’,我们才和上海合作,如果不打倒‘运十’,美国飞机就不好打进中国。”
前不久,我抽空回厂,下岗的“运十”,默默地呆在总装车间后面的停机坪上。车间空落落的,已没有“运十”的痕迹,也没有“麦道”的痕迹。我见到了师傅,他即将退休。10多年前,他可是曾被麦道公司评为最佳员工,获得去美国总部参观旅行的荣誉。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,“航天、航空工业的发展,不仅需要巨额投入,而且需要最长时间(20年以上)的技术、管理、研制开发费用和生产制造的经验积累。”
中国试造喷气式客机,起步于1970年,仅比空客晚两年。但到今天,这样一个拥有巨大拉动效能的战略产业,我们基本空空如也。中国曾是世界上继美、苏、英、法之后,第五个能制造100吨量级民机的国家,30多年后却只能重头再来,而整个民机市场的庞大商机,已基本让位给了波音和空客。现在,有关方面声称,把民机工业的重点放在支线飞机上,这自然又是一个善良的愿望。试问美国人、欧州人,是否打算放弃支线飞机的销售?
去年4月,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与空客公司在北京签署框架协议,确认订购30架空客飞机,价格达到17亿~18亿美元。有消息说,目前中国内地共有500多架运营飞机,其中空客占有21%的份额,波音则占大约66%。波音公司预测,今后20年,中国将购买2400架新飞机,总值1970亿美元,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民用飞机市场之一。
中国民机工业失去战略机遇是一个值得反复探讨的教训。撇开技术原因,我觉得这里更重要的是产业战略和国家战略的摇摆。当年上海造飞机,一直与主管部门有矛盾,这是公开的秘密。谁对“运十”下马的决策负责呢?没人。体制内部的矛盾断送了“运十”的国内市场。结果是,中国马不停蹄地大买进口飞机,中国民机制造业却无产品可造。中国军队,更失去了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中平台。老美在一边偷着乐。
我想,应当把上飞、麦道、波音环绕民机市场所展开的竞争编成一个案例来反复讨论。中国要学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,首先要具有真正的国际眼光,要有从根本上消灭竞争对手生存空间的魄力和手腕。在这里,无论合作还是兼并,在跨国公司老板的眼里,看到的只是利益,而从来不是什么“友谊”。在商言商,老美从战略到战术,出手都是厉害而果断,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,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残酷和竞争法则的无情。
其次也要看到,即便“运十”项目当年没有被放弃,我国的民机制造也未必会像波音、空客那样,发展成一个真正具有全球规模的支柱产业(波音公司2003年客机产量在275架到300架之多、“空中客车”公司客机产量在300架左右)。如何按照现代工业的要求组织生产线和销售体系,通过市场竞争,真正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,一直是困扰着中国企业的大难题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