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浩网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关闭注册
搜索
热搜: 女囚槛 win7
查看: 772|回复: 4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《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》 [复制链接]

UID
1086
注册时间
2001-4-7
帖子
869
精华
1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05-1-10 19:40:36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《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》(一)

内容简介:

 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,兴衰荣辱,荡气回肠。在她如此漫长的岁月中,演绎着一个王朝的如日中天;清王朝的12位皇帝,文治武功 各有千秋。在他们离去的背影中,浸染着一个帝国的沧桑日暮。那么,清朝何以统治中国长达296年?它又为何丧权辱国、走向衰亡?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,究竟留给后世怎样的记忆?

  清王朝曾经以一个强盛帝国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,它有着广阔的国土,有着繁荣的城市,有着繁忙的交通,有着壮观的人口,当西方传教士走进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,他们的赞叹曾经难以掩饰。那么,在那广阔的疆域之上,曾经有过怎样一幕繁华的胜景呢?

  296年的清朝不仅缔造了一个文明传承的王朝,而且修建了远远多于前代的皇家园林,其规模之大,景致之优美,为当时世界任何王朝所不能企及。与此同时,气势恢弘的紫禁城却也曾险些毁于一旦。那么,它是怎样得以幸存的?清王朝又为什么修建如此之多的皇家园林呢?

 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、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与我们一同回望那个远去王朝的背影,纵览清朝296年的风云变幻。

  (全文)

  清朝历史一共有12个皇帝,就是从清太祖努尔哈赤算起,到清宣统为止,一共12个皇帝,296年,如果从清顺治入关算起到宣统一共是10个皇帝。那有人问:为什么12个皇帝出现了十三朝?还有人在网上问,有人说清朝十三个皇帝?我把这个简单说一下,清朝是十二个皇帝,每个皇帝一个年号,但是清太宗皇太极两个年号:先叫天聪,后来改元叫崇德,这样十二个皇帝就变成了十三朝,所以《清宫十三朝演义》是说的十三朝,皇帝是十二个。这十二个皇帝不好记,我想有一个简单的办法,把这十二个皇帝给记一下。这十二个皇帝恰好三个一组,就是天命、天聪、顺治这是第一组;康熙、雍正、乾隆第二组;嘉庆、道光、咸丰第三组;同治、光绪、宣统第四组,这也不好记。搞清史的人,有人编了个顺口溜,这么说:“天天顺,康雍乾、嘉道咸,同光宣”,这十二个皇帝,四段恰好是清朝历史发展的四个时期。

  第一个时期就是“天天顺”,是清朝崛兴时期。主要标志是建立后金政权,定都北京,初步统一中原。第二,“康雍乾”是清朝历史的鼎盛时期。主要标志是奠定中华版图,多民族统一,出现“康乾盛世”。第三,“嘉道咸”是清朝转衰时期,主要标志就是白莲烽火,太平天国,还有鸦片战争,英法联军侵入北京。表明嘉庆、道光、咸丰是清朝开始转为衰落的时候。第四,“同光宣”是清朝危亡时期。主要标志有北方的捻军和辛亥兴起,外部有中日甲午战争,日俄战争,特别是八国联军侵入北京,最后辛亥革命埋葬了清王朝。所以清朝历史这296年,大体上可以分作这么四个段落,“天天顺”是清朝崛兴时期,“康雍乾”是清朝鼎盛时期,“嘉道咸”是清朝转衰时期,“同光宣”是清朝危亡时期。

  下面我要讲第一个题目,清朝历史的十大贡献。清朝这段历史,国内和国外的学者是很有分歧的,你比如说清朝兴起这个时期,主要有两种,一种说清军入关四十天,中国历史倒退三百年,这是一种看法;还有一种看法是清军入关、中原统一,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,这两个观点完全相反,可以说“康乾盛世”,有一种意见认为康乾不是盛世,是中国历史上的黑暗专制时代。另一种意见说“康乾盛世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,两种观点针锋相对。清朝历史怎么定位?我想要从纵向来看,还要从横向来看。纵向来看,就是我们中国从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称始皇帝,到宣统三年,在这2000多年皇朝时代,纵向比较,清朝历史比前代做了些什么贡献。第二,横向比较。在当时的世界上,清朝的历史处于一个什么地位?我想,清朝的历史对中国历史发展,对世界文明进步,主要有十大贡献。这里我特别要强调,这十大贡献不是康熙雍正乾隆个人的贡献,而是我们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贡献。譬如说到雅克萨打败俄国的侵略,不是康熙一个人的作用,是各族军民共同努力才把俄国的侵略军打败,才取得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。就是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,才取得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,所以我特别要强调一点,就是清朝历史的十大贡献,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。

  清朝历史的十大贡献,第一,屹立世界东方。顺治元年,1644年,清军入关,定都北京,随之中原统一。清王朝296年,我们中国皇朝历史从秦始皇称始皇帝,就是公元前221年算起,到宣统三年,公元1911年,一共是2132年,有人统计是492个皇帝。那清朝这段历史占中国皇朝历史的七分之一,我们中国皇朝历史上满二百年的大一统的王朝只有四个,西汉,东汉呢,我算了,东汉159年不够。西汉、唐、明、清,宋呢,南宋和北宋始终是半壁山河,没有统一,元朝统一了不到一百年。所以我们中国历史上够二百年的大一统王朝只有汉、唐、明、清,汉高祖刘邦,唐高祖李渊,明太祖朱元璋,都是汉族人,唯有清太祖努尔哈赤是满族人。清帝国在中国两千多年皇朝历史上,应当说占有突出的地位,屹立在世界的东方。当时的世界上,顺治入关的时候,英格兰还没有发生资产阶级革命,法兰西也没有发生大革命,德国没有统一,美利坚合众国还没有成立,俄国没有进行农奴制的改革,日本也没有明治维新。我认为清朝这个时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,这个时候清朝的八旗军队是世界上当时最大强大的一支骑兵,清初的大清帝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。这不是顺治个人的事情,不是多尔衮个人的事情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事情,这个时候的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。

  第二,奠定中华版图,康乾盛世时候的中华版图,南起曾母暗沙,就是现在南沙群岛还往南一点。北跨外兴安岭,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;东起大海,西到葱岭,东北到库页岛,西北到巴尔喀什湖,这个时候清朝版图的面积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,我们今天的版图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,比现在大约多三分之一。汉朝版图很大,唐朝版图也大,明朝版图比较大,但是清朝的版图是真正完全控制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,就是清朝对它做管辖的版图进行了有效地管理和统治,是“康乾盛世”时候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,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历史贡献。

  第三,多民族的统一。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,把多民族统一起来,在一个政权的管辖之下,是很不容易的事情。东北,明朝虽然设立了奴尔干都司,但是明朝对东北地区没有进行有效地管辖。清朝不同,东北是清朝的肇兴之地,从辽河流域,松花江流域,整个黑龙江流域,各个民族统一在清朝的政权之下,一直到库页岛。

  清朝的多民族统一,在东北地区达斡尔、锡伯、鄂伦春、鄂温克、等等,真正是清朝完成这个地区的统一。北部的蒙古,漠南蒙古、漠北蒙古,漠西蒙古,民族问题也解决了。西部我说,西南部主要是西藏,乾隆的时候,定了一个《钦定西藏章程》,非常重要,在《钦定西藏章程》里面规定,在西藏设驻藏大臣,驻军,册封达赖和班禅,活佛转世的时候,规定了金奔巴瓶的制度,还有其他。这个《钦定西藏章程》一直延续到现在,乾隆时候定下的,《钦定西藏章程》一直影响到后来,西藏在清朝完全归中央管辖,西南的少数民族,云、贵、川等等的少数民族,通过“改土归流”,加强了对这些民族地区、对这些民族的管理和统一,我接到一封读者的来信,说“改土归流”明朝就有了,康熙也有了,我说了,我在雍正时候说了,我说雍正的时候基本上完全地推行了“改土归流”制度,历史上有一个渊源过程,真正大规模地把它推行下来,坚持下去,是在雍正时期。东南高山族,随着台湾统一,高山族也归到清朝的管辖之下,我们看看清朝的民族,从东北、北部、西北、西南一直到东南,可以说实现了多民族的统一。

  第四,创制满洲文字。我经常接到电话问满文怎么学?在哪儿学?清朝创制满洲文字这是中华文明史上、东亚文明史上,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一件大事情。大家知道,整个东北亚地区满-通古斯语族的诸民族,清朝之前没有文字,清太祖主持创制了满文,才把整个东北亚满-通古斯各个民族的历史、语言、宗教、民族等等,把它记载下来,这是文化人类学的一大贡献。特别是满文是拼音文字,西方耶稣会士到清朝来,先学满文,用满语和康熙皇帝交谈,用满语跟他们讲几何学数学,音韵,讲数学,化学,生物学等等。满文把四书五经,满文把汉文的四书五经翻译过去了。西方又通过满文翻译的四书五经,再翻译成西方的文字。所以我说满文是东西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桥梁,今天很多美国和欧洲的学者学习研究清朝的历史,他看汉文很困难,看奏折,看行草,行书奏折很困难,我们今天还很困难。他看满文档案,那它都是拼音文字,用满文档案来研究清朝历史。今天我们国家大约还存在有两百万件满文档案,一千多种满文的图书,这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当中的一份重要财富。

  第五,编修文化典籍,这个我在康熙、乾隆都提到,我再重复一遍,满族是个少数民族,这么重视汉文化的典籍,把散藏在民间的手本、稿本、孤本、抄本通过层层官吏把它收集起来,重新把它抄录了,汇集成《四库全书》,《经》、《史》、《子》、《集》四库全书,对中华民族文化典籍的保存流传起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。几百年战乱灾害很多的书都失传了,一家一户保存的书是很不容易的。但这个书乾隆正式抄了七部,北京一部,承德一部,沈阳一部,杭州一部,镇江一部,等等,一共七部,士子们,可以到那儿去看书,去查阅去抄录,就等于建了七个国家图书馆。这些书后来影印了,现在全世界各个大的图书馆都可以找到《四库全书》的影印本,今天我查很多书,根本找不到,但是你查《四库全书》很方便,我们图书馆就有,就可以查到了。所以《四库全书》对保存和传承中华文化典籍起了重要的作用。但是,有人也说了,在编修《四库全书》时候毁、禁、焚的一些书,这个是乾隆修《四库全书》的负面作用,我们也应当批判,但是也要看到他积极的一面,还有《古今图书集成》、《大藏经》、《汉文大藏经》,《蒙古文大藏经》、《满文大藏经》,在清朝翻刻的。清朝有一部书,叫《无圈点老档》,满文写的,有人把它叫做《旧满洲档》都可以,乾隆时候把它裱糊、整理、重抄,一直流传到现在。这会儿还修了《钦定八旗通志》、《满洲源流考》。特别这个时候编汇了一些地图,像《康熙全览图》、《乾隆内府地图》、《乾隆京城全图》,《乾隆京城全图》每一个房间都画上,每一个王府、院落,每一个房间,倒座每间房都画上了,是当时世界上用近代方法绘画最完整的一个京城全图,可以说是世界之最。清朝在编修文化典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,有很大贡献,一直得益于我们的当代以及我们的后代。

  第六,兴修皇家园林。清朝它是一个狩猎的民族,长于骑射,它又在东北,到了关内之后天很热,夏天,多尔衮就说暑热难熬,还有没有地方打猎,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。清朝大修皇家园林,开始是在南苑,顺治的时候主要是在南苑,继承元朝和明朝的南苑,后来因为南苑离城里稍微远一点,康熙就修了畅春园,就是现在北京大学西门往西的地方。雍正的时候,就开始修圆明园,到乾隆的时候,修清漪园,就现在的颐和园,又大修圆明园。北京的三山五园,万寿山的清漪园,即颐和园,香山的静宜园,玉泉山的静明园,和圆明三园。西山这个地区从辽、金就开发,但是基本的格局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主要是清朝时期兴修的皇家园林。北京以外承德的避暑山庄,暨外八庙,还有木兰围场,沈阳的盛京皇宫。还有清朝五陵,就是关外三陵,永陵,福陵,昭陵,河北的清东陵,清西陵,乾隆又重修了天坛,这些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。故宫、颐和园、天坛、承德避暑山庄、沈阳故宫、清关外三陵、清东陵清西陵等等,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,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了,而且是世界的人类的文化遗产,这可以算作清朝的一大贡献。

  第七,贡献杰出人才。清朝296年,杰出历史人物灿若明星,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艺术家、语言学家、科学家等等,出现了一大批的人才。大家熟悉的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,就是清朝杰出人物的一个例子,具体例子很多了我就不多说了。

  第八,中国人口激增,明朝的人口统计不太准确,万历的时候一般人认为九千万到一亿,万历以后就经过战争、灾荒人口锐减。清朝乾隆的时候,人口到了三亿,道光的时候,人口到了四亿。我小时候老说中国人口四万万五千万,基本上还是道光那个时候的。在清朝中国成为世界人口大国,因为清朝是世界人口大国,所以清朝的综合国力增强。后来西方殖民者想瓜分中国,或者想吞掉中国,他们办不到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口太多,你消化不了,反抗你人多。所以我说清朝人口多呢,就增加了中国的综合国力,使得任何一个西方殖民者不敢小看中国人,但是,也有负面影响,人口太多了,人口过多容易破坏生态的平衡,也容易引起一些社会的动荡。

  第九,开发三北地区。“三北”就是东北,正北、西北。东北就是山海关以北,一直到黑龙江下游,这个时期在明朝或者明朝以前,特别是黑龙江流域,还处于一种比较原始的状态。清朝入关之前,它的势力已经到了黑龙江流域,那里很多原始的部民,归顺了清,加入了八旗,从龙入关,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完全不同了,清朝时期因为东北地区基本上没有战争,一部分关里的人到了关外去了,做官也好,流人也好,加强了关内与关外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。在清朝,特别是辽河流域,清朝努尔哈赤从都城赫图阿拉,一迁到辽阳,二迁到沈阳,加快了辽河流域,辽沈地区经济开发的步伐,后来清朝在东北设卡伦,派军队戍边,建立一些新的城市,譬如说齐齐哈尔,呼玛,瑷珲,加强了整个东北地区的开发,一直到黑龙江的北岸,这个是前代所没有的,正北地区主要是蒙古族,整个明代的蒙古族各部之间战争、动乱,一部分蒙古的牧民做饭没有锅灶,穿没有衣服,吃没有盐。明朝一个时期对蒙古禁运,禁运一个时期。清朝不同了,满蒙联盟,满蒙联姻,整个蒙古,漠南蒙古、喀尔喀蒙古、漠西蒙古,清朝把这问题基本上解决了。大家知道,这个问题不容易,秦始皇修万里长城,主要是防御北方的匈奴,唐朝的突厥,明朝的蒙古,北方的问题两千年没有得解,清朝不同,康熙说过:“昔秦兴土石之工,修筑长城,我朝施恩于喀尔喀,就是外蒙古,使之防备朔方,较长城更为坚固”。大家知道清朝没有修长城,长城没有用了,从顺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,喀尔喀蒙古、漠南蒙古基本上没有战争,二百年的和平环境,大大有利于这个地区的经济开发,也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。西北,北疆主要是厄鲁特蒙古,南疆主要是回部,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以来,应当说清朝第一次把新疆问题解决了,清朝在那儿派官员驻兵、屯垦、贸易,大大促进了西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文化的发展。所以,我认为三北地区,东北、正北、西北地区在清朝时期经济和文化有一个大的发展。

  第十,保护文化遗产。以故宫为例,大家知道,周朝灭了商,它没有在朝歌,它又回去了,回到镐京去了,原来的都城废了。秦统一了六国,它的都城在咸阳。汉、唐也是这样,宋代、唐,宋朝建立政权之后,它没有用旧的都城,它是到了汴梁开封。元朝它开始都城它是在上都,明朝的都城没有在大都,它是到了金陵,今天的南京,后来永乐靖南之役后才迁的北京。我算了一下,从商朝开始到明朝为止,所有大一统的政权利用前代宫殿概无一例,它们对前代宫殿拆毁焚迁,只有清朝,利用了明朝的皇宫,加以增益。这就使得明朝的宫殿得以保护下来,多尔衮的哥哥,叫阿济格,他不同意多尔衮的意见,占了北京之后,把都城还要设在沈阳。大家想一想,如果清朝都城设在沈阳,明朝宫殿重要的建筑材料肯定就拆了,到沈阳建去了,今天我们在座的我们都看不到北京的明朝的皇宫了。所以清朝早期这些政治家,把明朝皇宫保护起来,没有破坏,加以利用,后来修缮,有局部的改造,它使我们今天能看到的这个皇宫。所以我说清朝对保护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

  那有人就问了,清朝有十大贡献屹立于世界东方,那后来怎么就逐渐地衰落下去了,最后连连吃败仗?我就要讲第二个问题:二,图强维新的八次机遇。整个清朝这个时代,我们从国际来看,有一个大的潮流就是工业化、民主化,说准确一点,就是清朝这段历史时期,西方在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,资产阶级民主化,但是清朝这三百年,在世界这个大潮面前,是怎么样的呢?我说清朝有八次机会可以图强维新,都很可惜了,都失掉了,一步一步衰落下来。

  第一次,顺治朝。顺治比较开放,我们讲过汤若望,汤若望经常出入宫廷,顺治也亲自到汤若望的住地促膝长谈,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。但是顺治一死,汤若望被关进监狱里,我们不要看作是一个个人事件,不要看作是一个个案,汤若望他了解西方科学技术,参加修历法,被关进监狱。通过这个个案可以反映一个问题,就是顺治朝刚刚打开了一扇窗户,和西方的科技文化进行交流,随着汤若望关进监狱,而把这扇窗户关上了。

  第二,康熙朝。康熙的时候西方的耶稣会士到了宫廷,传布西方的科学技术,同时中国这些古典的文化也通过他们传播到西方,但是康熙晚年特别是康熙死了之后有了变化,康熙没有把同西方的科学技术的交流作为一种国策,作为一种政府行为,而仅仅是作为个人的爱好,个人行为,所以康熙死了之后呢,人亡政息,刚刚打开了这扇同西方文化交流的窗户,又被关上了。

  第三,雍正朝。雍正的时候天主教堂大约有三百座,受洗礼的教徒大约有三百万人,随着西方科技文化传播到清朝,和清朝固有的儒家文化发生了冲突。雍正皇帝下令封闭天主教堂,把大部分耶稣会士赶出去,到澳门。就在雍正朝,在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,也把同西方文化交流这扇窗户又一次关上了。

  第四,乾隆朝。乾隆朝我只举一个例子,就是乾隆五十八年,英国派了特使马戛尔尼和副使斯当东到中国来,目的是为了通商。坐着船从天津上了岸沿着运河到了通州,带了很多的天文仪器和其它的珍宝,下榻,住的地方就在圆明园,清政府接待他们由圆明园,到承德避暑山庄,路途要经过古北口,马戛尔尼他们看到了雄伟的长城,非常赞叹。到了避暑山庄之后,和珅陪着他看避暑山庄,马戛尔尼也很赞叹。天造地设,风景秀丽。乾隆要见他就发生了礼仪问题,清朝要求你三跪九叩,英国没有这个礼节,反复地交涉。这一年正好是乾隆83岁的生日,第一天是八月初六,就是乾隆在万树园举行盛大的宴会,马戛尔尼去了,要行礼,因为人多,万树园大家去看,很大,人很多。马戛尔尼行了单腿跪的礼节。八月十三是乾隆皇帝生日,在“澹泊敬诚”殿接见了马戛尔尼,这马戛尔尼是单腿跪还是双腿跪?这记载就不一样了。有人说是单腿,有人说是双腿,当时有一个军机章京叫管世铭,他写了一首诗来说这事,这诗呢四句我读一下,“献琛海外有遐帮,生梗朝仪野鹿腔。一到殿廷齐膝地,天威能使万心降。”这管世铭是军机章京,他具体负责接待,他说“齐跪地”就是两腿跪地,但是很多书记载还是一个腿跪,单腿跪,这个我们不管它了。这个管世铭这个诗最后这两句值得注意,马戛尔尼肯定是说英语,他的诗说“野鹿腔”,像鹿叫一样,这就带有明显的轻蔑的意思。马戛尔尼不是跪了吗,单腿也好,双腿也好,总之是跪了,跪了就是一个外交礼节嘛。他说什么,跪表示“万众降”,就是万国都降服乾隆皇帝,完全用了一种天朝的姿态。马戛尔尼回到北京还住在圆明园,他带着表文,一份是英文的,一份是法文的,现在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。马戛尔尼主要的要求,第一,在北京驻个代表。第二,在广州和舟山要设货站。第三,要在舟山、宁波、天津设点,进行贸易。乾隆一览翻译他的表文,大怒,天朝怎么可以让外国人在北京住?下令立即驱逐,这样马戛尔尼一行就沿着运河到了杭州,完了就转程又到了广州,同年年底返回英国。乾隆皇帝以“天朝上国”自居,本来这是一次很好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机会,万里迢迢送到北京,送到承德避暑山庄,乾隆皇帝加以拒绝,把这扇窗户又关上了。

  第五,嘉庆朝。嘉庆二十一年,1816年,就在马戛尔尼之后23年,英国的使臣到了北京。到北京之前天津到北京的路上,就讨论一个问题,就是礼节问题,是单腿跪还是双腿跪,还是其它礼仪,英国的使臣阿美施德,副使小斯当东,就是乾隆时马戛尔尼那个副使,他的儿子,小斯当东,他就最后做了让步,按照英国的最高礼节三免冠,九拜仪、九俯首,清朝不同意,但是这个官员呢,也是在两面调和。有的官就告诉皇上了,他们答应下跪了,他们想到时候就愣着按英使跪下,不就跪下了吗。嘉庆正式接见的时候,英国使臣就问这礼节,清朝官员就含糊,说礼节说清楚再进,不然不能进,没进到嘉庆那个地方。嘉庆是在正大光明殿,圆明园正大光明殿里见的,在殿外面来回地就这么磋商,英国使臣没说清楚就不进,最后就没进。嘉庆龙颜大怒,说英国是罪尔小国,要来进贡,勉从其请,勉强我答应你的请求,现在你居然不遵守清朝礼节,立即遣回。所以英国的第二次的外交使团又失败了,马戛尔尼总算还见了乾隆一面,这个连嘉庆皇帝面都没见,就又沿着运河就回去了。这时候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了,已经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取得很大成绩了,嘉庆皇帝还把它看作一个罪尔小国,前来朝贡,勉从其请,还是以天朝上国的皇帝自居,嘉庆皇帝把送上门的机会的窗户又给关上了。

  第六次,道光朝。我们讲过,道光朝鸦片战争中国打了败仗,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,当然是坏事了。但是应当总结一下经验教训,为什么打败了?怎么样图强维新?没有,道光皇帝没有,道光皇帝感兴趣的,是有的书说,他把衣服打上补丁,崇尚节俭,而忽视了图强维新,这种皇朝的头等大事,把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窗户第六次关上了。

  第七,同治朝。咸丰的时候英法联军打来,逃难到承德避暑山庄,死在避暑山庄“烟波致爽”殿,同治继位以后做了一些维新的举措,实行了一些维新的举措,但是同治亲政之后,把主张维新的重臣恭亲王奕訢罢官。所以,同治朝的晚期,又把中西文化交流的这扇窗户再次关闭。所以同治晚期把中西文化交流这扇窗户第七次关闭。

  第八,光绪朝。我们讲过了,光绪实行戊戌变法,结果以戊戌政变来做了回答,清朝丧失了最后一次中西文化交流的机会,第八次把中西文化交流窗户关上,最后导致了一个结果,就是大清帝国的灭亡。清十二帝总说上,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,谢谢大家。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

UID
1086
注册时间
2001-4-7
帖子
869
精华
1
2#
发表于 2005-1-10 19:43:00 |只看该作者
《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》(二)

内容简介:

 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,兴衰荣辱,荡气回肠。在她如此漫长的岁月中,演绎着一个王朝的如日中天;清王朝的12位皇帝,文治武功 各有千秋。在他们离去的背影中,浸染着一个帝国的沧桑日暮。那么,清朝何以统治中国长达296年?它又为何丧权辱国、走向衰亡?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,究竟留给后世怎样的记忆?那么,他们如何登上皇位?在那一次次登极大典的盛大、繁华背后,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?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的根基--八旗制度,究竟从何而来?它何以缔造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队,又为什么还是它,最终葬送了中国最后的王朝?

  清朝八旗的 “十定”,奠定了清王朝统治中国296年的基础,同时,也埋下了它没落和衰亡的伏笔。成也八旗,败也八旗,大清王朝的荣辱与八旗的兴衰休戚相关。那么,庞大的八旗究竟人数几何?在清王朝没落之后,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?

 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、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与我们一同回望那个远去王朝的背影,纵览清朝296年的风云变幻。

  (全文)

  现在我讲第一个问题,皇位继承的历史轨迹。在皇朝时代,皇帝是最高的立法者,最高的行政者,最高的祭祀者,最高的大法官。所以皇帝的人选,在皇朝时代,决定这个民族、这个国家的命运。所以,我们要看一看清朝皇位继承的296年的发展的轨迹。我说清朝皇位继承有四个阶段。

  第一,贵族公推制。清朝第一位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,可以说是当时天下最优秀的人选。建州女真各部强凌弱,众暴寡,战争纷乱不已,努尔哈赤一步一步吃掉,一个一个削平。所有那些部族的首领,都败在努尔哈赤的手下,可见努尔哈赤比他们都优秀,接着海西女真扈伦四部,当时都是称雄一时的豪杰:叶赫、辉发、哈达、乌拉这几个贝勒,当时也是很优秀的。但是,一个一个都被努尔哈赤打败,说明努尔哈赤比他们都优秀。东海女真、黑龙江女真,各部纷繁,也统统都败在努尔哈赤的手下。我认为历史证明努尔哈赤,当时在东北这个地域范围里面是最优秀的。努尔哈赤在天命元年,也就是万历四十四年,1616年,登极称汗的时候,是受到公众的推崇继位的。努尔哈赤死了之后,他的遗位怎么办?还是贵族公推制,我们讲过八大和硕贝勒,共同讨论,议商,最后决定由皇太极继位。应当说皇太极在八大贝勒当中是最优秀的。皇太极死了之后,皇位怎么办?还是贵族公推制,主要的当时是四个亲王,三个郡王来进行讨论,最后决定由顺治继承皇位,虽然顺治6岁,但是摄政王多尔衮和济尔哈朗,当时在清朝的范围内应当说是最优秀的。所以清朝皇位继承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贵族公推制,推选出来的首领在当时来说是最优秀的人选,这样就保证了清初的事业发展壮大,一直到入关,定鼎北京、统一中原。

  第二,皇帝遗命制。顺治临死之前,皇位谁继承?顺治和他母亲孝庄太后商量,还征求了部分的大臣意见,包括耶稣会士汤若望的意见,决定由康熙继承皇位。就是顺治临死之前遗命皇位继承人。事实证明康熙这个皇帝还是称职的,是一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君主,康熙临死之前皇位怎么办?我们在雍正那讲里讲过了,有争议,今天我们按照《清圣祖实录》的说法,就是遗命由雍正继位,还是皇帝遗命制。皇帝遗命制,就是两个皇帝,一个康熙,一个雍正,这两个人在当时皇子中应当说是很优秀的。

  第三,秘密立储制。雍正鉴于他继位的时候兄弟相争的惨痛的教训,改了办法,用秘密立储的办法。他后面的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都是用秘密立储的办法。秘密立储的好处是避免了兄弟之间,为了争夺皇位而互相厮杀。但是,也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,就是皇位继承完全由皇帝一个人秘密决定。我认为这种办法比努尔哈赤、皇太极时候的公推制是一个退步,比顺治和孝庄太后遗命制,也是一个退步。因为顺治和孝庄的时候还是经过商量的,康熙晚年也经过商量了,他要大臣们,你们每个人写一个条子,建议谁做皇太子,他还参考,也征求意见。雍正改了办法了,一个人秘密决定。乾隆还好,嘉庆还勉强,道光就差一点,咸丰就选人不当。

  第四,懿旨定储制。慈禧太后她传旨,她定了三位载湉、溥儁、溥仪。慈禧选人的标准,是在爱新觉罗家族和叶赫那拉氏家族,两个家族的交叉点上选人,典型的任人唯亲。这是清朝皇位继承制度的一大倒退。慈禧选了一个4岁的光绪,还有一个3岁的宣统。大家知道,清朝入关以后是十位皇帝,孩童皇帝占了5位,顺治6岁,康熙8岁,同治6岁,光绪4岁,宣统只有3岁。我们把视野再放宽一点,这个时候世界上是个什么情况,西方是个什么情况?西方世界的潮流叫做资本主义工业化,资产阶级民主化。英国、法国、美国等等,它实行议会制,实行责任内阁制,跟慈禧、同治、光绪同时的西方国家,德国是俾斯麦完成了德国统一,日本是伊藤博文,美国这个时候是林肯,清朝是谁?清朝对手已经不仅仅是太平天国和义和团了,清朝的对手已经是西方列强了,八国联军,八个西方的殖民者打进来。清朝主政的慈禧太后和光绪,4岁,宣统3岁,慈禧没有文化,有人打电话跟我说慈禧很有文化,字写得很好。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来说,我认为是优秀的,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,作为一个四万万人口,一个国家的决策者来说,慈禧是不够格的。慈禧的懿旨朱批我看过,错字连篇,字写得不成样子。慈禧不懂工,不懂农,不懂军,不懂商,四书五经可以说十三经她看不懂。她的生活范围紫禁城、中南海、颐和园。到了外地只有两次,一次是承德,一次是西安,还是逃难。清朝这样一个慈禧太后,加上6岁的同治,4岁的光绪,3岁的宣统,去对付西方列强:伊藤博文,俾斯麦,这时候美国是林肯,英国女王维多利亚,但是这个时候英国是实行了内阁制,实行了议会制。但是维多利亚女皇她有个规定,她不干预宪法和国会。从清朝皇位继承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出来,不要说是民主了,就是清朝贵族里面也没有民主,努尔哈赤、皇太极时候清朝贵族可以讨论,平起平坐,你的意见我不赞成,我可以反对。顺治、康熙的时候,贵族也还可以讨论一下,到慈禧这时候不行了,议政王、恭亲王奕訢跟慈禧对话,慈禧不高兴就说:我革了你,亲王就革了,议政王就革了。我们可以想一想,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这么一个潮流,而清朝皇位继承路子越走越窄,最后走到一个死胡同。在这种情况下,选出了一个3岁和4岁的最高国家决策者,最高立法者,最高大法官,最高祭祀者,自己都不能亲自去祭祀,还得别人去代替,怎么能够对付西方列强?所以我说到清朝末年,清朝帝国这个大厦,它那个宝顶失去了光辉,这是上层,我们再看看下层。

  二,八旗制度的历史弊端。八旗制度是清朝一个最根本的社会制度,前世没有,后世也无。八旗兴盛,清朝发展,八旗衰落,清朝灭亡,可以说八旗兴则清强,八旗衰则清亡,八旗制度是清朝统治者的社会基础。这个社会基础是怎么发展的,是一个什么样状况?我先把八旗制度介绍一下。早先女真人打猎的时候,十个人一个小组,每人一支箭,其中有一个人拿大箭,满语叫牛录。这十个人得有一个组长,组长满语叫额真,就是主,所以这个十人长就叫做牛录额真。大家一块围猎,努尔哈赤兴起之后,他有一个军队,军队组织怎么办呢?它就借用了女真人打猎的时候这个牛录组织,加以改造,加以扩编。万历二十九年,1601年,就整编成四旗,每三百人设一个牛录,每五个牛录设一个甲喇,每五个甲喇设一个固山,三级组织,首领叫做就是固山额真,甲喇额真,牛录额真,这是满语,后来就把它翻译成汉语名字了,牛录额真叫佐领,甲山额真叫参领,固山额真叫都统,就是都统、参领、佐领,三级组织。一个牛录大约三百人,一个甲喇大约,乘五,一千五百人,一个固山再乘五,大约七千五百人,这是个规定的数字,实际数字不是这样的,有的多一点有的少一点。开始都是满洲人,所以叫满洲八旗。后来又增加了蒙古八旗,后来又增加了汉军八旗,三八二十四个旗,叫法,当时的叫法叫做:八旗满洲,八旗蒙古,八旗汉军,我们现在有时候叫满洲八旗,蒙古八旗,汉军八旗,也可以,严格说叫八旗满洲,八旗蒙古,八旗汉军。那旗的颜色呢,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,我说的是最后的,开始就四个颜色:黄、白、红、蓝,整个一个色。那后来增加到八个旗,这旗的颜色就镶个边,镶黄、镶白、镶红、镶蓝。这样就变成正黄旗,镶黄旗,正蓝旗,镶蓝旗,正白旗,镶白旗,正红旗,镶红旗八个旗。

  这一个旗,这一个牛录有多大的官,他们经常问,相当于现在什么?三百个人,相当于是现在是一个营吧,那一千五百人相当于一个团,七千五百人相当于一个师。当时不是这样的,当时军队少,当时都统是一品官,一品,和部长,和上层是一起的。所以我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牛录额真,就是佐领三百人,至少相当于现在团级,团长。甲喇额真我看怎么样也相当于师长。都统呢,相当于现在一个军,或者一个军团,大体上是这样,因为不大好类比。清朝因为它是弓马得天下,武人的官阶很高,权力也很大,所以不能完全拿今天类比。它这个八旗组织,不纯粹是一个军事组织,它还是一个政治组织,一个行政组织。所以八旗既是军事组织,又是政治组织、行政组织、经济组织、司法组织,它是多元一体。八旗刚开始成立的时候,它是“出则为兵,入则为民”,出去打仗,打完仗回来就是老百姓了。亦耕亦战,寓兵于农,因为它当时在赫图阿拉,打抚顺,一个令下,就集合起来,去打仗。打完仗就回家,该种地种地,该打猎打猎,出征的时候军马是自己的,武器是自己的,干粮是自己的,掳掠了胜利品,分成八堆,或者八份,大伙分。每要出征的时候,朝鲜人记载,家里头老婆孩子是欢欣雀跃,希望到前线去。八旗组织在清初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,就是把整个分散的女真人、满族人,通过八旗这个纽带连接成了一个战斗的整体。开始八旗就是女真人,后来吸收了一部分蒙古人、汉人、朝鲜人、锡伯人等等。所以,八旗组织的战斗力在清初努尔哈赤、皇太极的时候,几乎是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。从沈阳一直打到济南,掳掠了东西回去的时候,到了长城要过关口的时候,八旗军队把这树劈了,劈成白茬儿,写上字,“诸官免送”,就是明朝的官员你不要送了,骑了大马,穿了新的衣服,耀武扬威地就出了长城,明朝军队吓得尾随追击都不敢,那八旗军队当时是相当威武。

  但是,清朝定都北京,八旗很多人从龙入关,到了北京,怎么办,怎么安置这些人?我给概括了一下:十定。第一,定身份。旗人当时不叫满族,旗人,就是在旗的,民人就是不在旗的,不在旗的叫民人。我看有的书说叫“旗民”,这是不对的。它是两个概念,旗是旗,民是民。北京吧,旗人就是在旗的,不在旗的汉人、回族等等,都叫民人。它叫只分旗、民,不分民族。这个身份是终身的,你在旗终身在旗,世世代代在旗,民人不在旗,世世代代不在旗,个别的例外。

  第二,定旗分。八个旗,镶黄旗,你就终身是镶黄旗,子子孙孙是镶黄旗,但是里头有例外,我说是一般的情况下,中间也有变动。

  第三,定佐领。某某人是八旗满洲里面的正黄旗,正黄旗下某参领,某参领下的某佐领,下面谁谁谁,世世代代都是这个佐领,子子孙孙都是这个佐领,个别情况有调整、有例外。

  第四,定住地。住在哪儿是固定的。以北京来说,两黄旗住在北城,两白旗住在东城,两红旗住在西城,两蓝旗住在崇文门和宣武门以里,这叫京师八旗。那驻防八旗呢,就设立满城,杭州、成都、福州等等,设立个满城,就是旗人在里面住,修了城墙。

  第五,定钱粮。吃饭怎么办?国家供养,旗人有钱粮,俗话叫“铁杆庄稼,旱涝保收”。

  第六,定土地。原来在关外他是有地的,在赫图阿拉他是有地的,进了关到北京以后,这地怎么办?圈地,京畿圈地,圈所谓“无主荒田”,分给从龙入关,八旗官兵及其眷属。问题就来了,他住在北京城里,地可能分在丰润、宝坻,怎么种啊?这就出现了庄头,《红楼梦》里的乌进孝这类庄头,给他经营,帮着给拿地租,后来有人把地卖了。

  第七,定营生。旗人不许做工,不许务农,不许经商。当兵他是一家出一丁,后来当然有点变化了,他有八个儿子不能都当兵去了,缺不够,兵员不够,没那么多,剩下人做什么呢?吃的有保证了,有钱粮;住的有了,到北京以后圈房,我讲到顺治的时候,讲到六大弊政,圈地占房。北京内城原来所有人统统搬走,房子留给旗人住。住有了,占了房子,地有了,圈的地分了,不做工,不务农,不经商,做什么呢?有人说,说清朝之所以灭亡,就是因为八旗子弟游手好闲。我说这叫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,那他做什么呢?手不做工、不务农、不经商,这手只有游手,没有事干只有好闲。

  第八,定学校。后来发现这小孩要上学,学校要分等级:宗学、觉罗学,就归宗人府管;咸安宫官学,景山官学,归内务府管;八旗叫八旗官学,也叫八旗学,归八个旗分着管。学校是固定的,分等级的,和汉人不是一个,和民人不是一个学校,后来上到了高一级的学校了,但是考试单有名字。

  第九,定婚姻。旗、民不通婚,不是满、汉,民包括汉人、回人、苗民等等,很多少数民族,不光是汉族。旗、民不通婚,个别有例外了,那另说了,就总体做了规定,旗、民不通婚。

  第十,定司法。旗人犯了法,地方官不能审理,单有一个审理的程序。旗、民犯了同样罪,同罪不同刑。《大清律例》规定:旗人犯了徒刑,一年折合枷号五天,就是判一年刑,要是民人判一年刑的话,旗人就关五天就行了。

  实际上不止这“十定”,还有其他的,我就不一一列举了。八旗制度它是从清军入关之后就这么定下来了,一直到清末。到清末北京旗人有多少人呢?《北京市志稿》对宣统年间北京旗人的户口有一个统计:京城24旗,黄旗30312户,白旗34924户,红旗24317户,蓝旗29230户,合计118783户。就是11万多户,一户有人说是五口之家,我算了大约要六口之家,父母、夫妻再加几个孩子,大约五口到六口之间吧,这么个数,平均起来算。京城宣统时候旗人总数多少呢?北京旗人大约20万户,人口大约100万,这是一个很庞大的,我叫做“旗人群体”。这个旗人群体不工、不农、不商,吃钱粮,一代一代传袭下来,靠国家供应,后来国家就供养不起了。八旗制度在清入关以前适应了当时的战争环境,亦耕亦战,出则为兵,入则为民,把分散的满洲人连接到一起,用军事的方法连接在一起,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战斗力量。但是,夺取政权之后,定都北京之后,在新的形势之下,八旗制度怎么改革,怎么适应新的形势?也做了一些改革,修修补补,因为八旗生计问题在康熙晚年出现了,雍正就很严重了。有的人没饭吃了,发到东北开垦去了,路费给你,给你点安家银子,这些人怎么肯到东北种地去啊,领完银子再跑回来。所以,八旗生计问题是困扰清朝政府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,始终没有解决,愈演愈烈。最后,八旗制度崩溃了,大清帝国的宝顶锈蚀,坏掉了。八旗制度,大清帝国的基础崩塌了。最后结果只有一条,就是大清帝国垮台了。清朝皇帝有八次历史机会,但是失去了,不做图强维新的改革,不做重大的彻底改革,修修补补、应应付付,最后受害最大的首先是宗室、是贵胄、是八旗,他们很惨,辛亥革命之后,种地不会,做工不会,经商不会,拉洋车也不会。我看到很多材料,没有饭吃,文化又不会。所以说清朝,八旗制度兴则清朝兴,八旗制度衰则清朝亡。清朝最后,从6岁的同治、4岁的光绪、3岁的宣统做皇帝,就可以看出来,上层腐烂了。八旗制度可以看出来下层腐烂了,从上到下腐烂了,所以清朝这个帝国也就灭亡了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UID
1086
注册时间
2001-4-7
帖子
869
精华
1
3#
发表于 2005-1-10 19:44:45 |只看该作者
《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》(三)
内容简介

 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,兴衰荣辱,荡气回肠。在她如此漫长的岁月中,演绎着一个王朝的如日中天;清王朝的12位皇帝,文治武功 各有千秋。在他们离去的背影中,浸染着一个帝国的沧桑日暮。那么,清朝何以统治中国长达296年?它又为何丧权辱国、走向衰亡?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,究竟留给后世怎样的记忆?那么,他们如何登上皇位?在那一次次登极大典的盛大、繁华背后,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?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的根基——八旗制度,究竟从何而来?它何以缔造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队,又为什么还是它,最终葬送了中国最后的王朝?

  清朝八旗的 “十定”,奠定了清王朝统治中国296年的基础,同时,也埋下了它没落和衰亡的伏笔。成也八旗,败也八旗,大清王朝的荣辱与八旗的兴衰休戚相关。那么,庞大的八旗究竟人数几何?在清王朝没落之后,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?

 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、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与我们一同回望那个远去王朝的背影,纵览清朝296年的风云变幻。

  全文

  大家好,今天我继续讲清十二帝总说。现在讲第一个问题:一、清朝选官的科举制度。大家知道,清承明制实行科举制度,但是,在清朝入关前,不是这样的,没有搞科举。

  我这里面讲一个故事,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十年,1625年,他下了一道命令,就是要屠杀汉族的生员,就是儒生知识分子。理由是所谓明朝的在辽东的生员暗通明朝,一旦查出进行处决。令下之后,有一些儒生就隐藏起来了,大约有三百人侥幸免于一死,但是他们沦为八旗的啊哈,就是奴仆。努尔哈赤死了之后,皇太极继位,皇太极就调整他父亲对汉人的政策。天聪三年,1629年,皇太极下了一道命令,就是对汉族的儒生下了一条命令,这道命令这样说:“诸贝勒府以下,及满、汉、蒙古家,所有生员,俱令考试。各家主毋得阻挠。有中者,仍以别丁偿之。”就是说各个贝勒,满、汉、蒙古家,如果有汉族的生员在那儿做奴仆的话,都要参加考试,不许阻挠。考中了怎么办?你缺额由政府给你补上。考试的结果有二百人取中。这二百人从八旗奴仆下面拔出来,免除奴仆的身份,还给予绸缎、布匹的奖励,当时绸缎、布匹是非常珍贵的。并且优惠两个兵的差徭,就是免除两个丁的徭役,这样做,历史记载叫做“天下大悦。”很多汉族人,汉族知识分子很高兴。到天聪八年,就是1634年,皇太极又下一道命令,就是再次录取汉族的生员,考试的结果,录取了228人,在这228人当中又进行了一次复试,录取了16个人作为举人,这16个举人后来就到了清朝的内三院,分配他们做文官。他们对清初的建设特别是文化的建设,发挥了重大的作用。但是皇太极选拔汉族儒生,仅仅是清朝科举制度的前奏,还算不成一个科举制度。

  清朝正式实行科举制度,是顺治入关以后。清军入关之后,大学士范文程上了一道奏疏。范文程说:“治天下在得民心,士为秀民,士心得,则民心得矣!”就是说要治理中原这个天下,首先要得人心,士,知识分子是优秀之民,得了他们的心就得到了天下。当时的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,看到这个奏疏之后就同意了,批准在全国实行科举考试。顺治二年,正式实行科举考试。

  清朝的科举考试沿袭明朝,基本相同,科举考试先要进行童生的考试,童生就是儿童的“童”。童生不一定都是小孩,有的12岁左右,大的六七十岁,凡是考取之前都算童生。

  童生考试分三考:一、县考,在县里,由知县主持。考取之后,再进行府考,由知府主持。又考取之后再进行院考,就是由省的学政主持,学政相当于今省教育厅的厅长。经过县考、府考、院考,都合格了,成为秀才,就是优秀的人才。秀才有资格参加县学或者府学生员,就是学生 学员。他们取得这个身份之后,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。也可以说考秀才,是正式科举考试之前的一个前奏和准备,或者叫做资格。

  清朝正式的科举考试,分作三级:一、乡试,每三年举行一次,地点在省城,由皇帝派的考官主持考试。考试分三场,一场三天,一共考九天。考的人很多,考中了,叫做举人。举人有名额的规定,各个省不一样,大体上100人上下,举人里面的第一名叫做解元。乡试的考试是在秋天,所以叫“秋闱”。乡试考试的第二年,就举行会试,所以一、乡试,二、会试。

  会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,地点在北京。因为是由礼部主持,汇集天下的举人在北京考试,所以叫做“会试”。会试考试地点在北京的贡院,就是今北京火车站北面贡院胡同的地方,贡院现在没有了,但是贡院胡同这个地名还存在。考场房舍大约有九千间,一排一排的,房子很小,宽大约4尺多一点,进深大约3尺多一点,高5尺多一点,这么一个人一个小屋。墙的两面有砖托,两层,隔成板,下面这个板就做板凳,上面那个板就做书桌。墙上有一个龛,里边装上蜡烛,装上吃的,喝的,一场考三天,三场考九天,就在这个小屋子里头,进去之后封门加锁。

  经过考试,考中了的,叫做“会试”,会试的第一名叫“会员”,取得会试的资格才能进行第三级考试,就是殿试。

  三、殿试,殿试也是在北京考,通常在皇宫太和殿前考试,所以叫“殿试”,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,朝廷的考试,所以也叫“廷试”。殿试考试是一天,开始在天安门前考试,后来在太和殿前考试,有时候也在保和殿前考试,地点经常变化。大部分时间是在太和殿前考试,太和殿前,康熙的时候,露天,每人一个小桌,没有凳子,站着书写,时间是在阴历的三月或者四月。乾隆的时候,就统一定在四月二十一举行殿试。殿试考的,结果取中了,就叫“进士”,进士分三等,叫一甲、二甲、三甲。一甲就是三个人,就是状元、榜眼和探花。前三名由皇帝亲自定,考官把参加殿试的考卷大约选出十份,送到皇帝面前,由皇帝最后点前三名,点出第一名就是状元,第二名是榜眼,第三名是探花,在科举考试的时候,连中三元是很难的。就是乡试的时候,我得了解元,会试的时候,我得了会元,殿试的时候又得了状元,就是连中三元,三个考试都考第一。整个清朝入关后268年,得三元者只有两个人。其中一个人他是得了解元和会元,乾隆说,这个人连中两元了,就让他连中三元吧,他就连中了三原,这是很侥幸的。

  清朝的科举考试,一共进行了112科,大体上三年一次,有时候也加科,就是加一次考试。参加考试的人数很多,你像光绪九年,参加会试考试是16000人,取中者,考中的308人,比我们今天高考难多了。清朝112科进士,总共多少人呢?总共是26846人,平均大体上一年100人。道光以后,中国人口四万万,每年平均取一百个进士,可见考试之难。乾隆的时候有一个特别规定,就是台湾到北京来参加会试的,它有一个规定就是每十人取一人,是比较优惠的一个条件。

  清朝的进士的考试最低的一次是81个人,最多的一次是399个人,就是每年数字不完全一样,平均算起来大体上每一届就是每一科,大体每一科300人上下,所以考进士是很难的。进士里面得了状元就更难了,状元里面有很多的故事,我举几个例子跟大家说一说。

  第一个,状元叫孙承恩,这是顺治的时候得的状元。殿试的时候取十名考卷送到皇帝面前,请他点前三名。这里面有一个人叫孙承恩,推荐他做第一。顺治要点他做状元的时候,突然想起个事情来,前一个时期流放了一个人,发配,那个人叫孙旸,这个人和孙承恩是不是一家人,如果是一家子这事就值得考虑了。顺治拿不定主意,他就让大学士王熙快去访查,大学士王熙接到顺治的指令之后,很快地骑着马就到了孙承恩的寓所,把刚才的事情如实地告诉孙承恩,王熙说:“今升天沉渊决此一言”,就在你这一句话。孙承恩想了想说:孙旸和我是一家人。王熙觉得很遗憾,这件事情只有顺治皇帝、他和本人知道,别人都不知道。你这句话决定你一生的命运,说你再慎重考虑。孙承恩说:就这样吧,我要忠诚,要如实地报告,我和孙旸是一家的。王熙非常惋惜,认为状元这下肯定在那不行了,打着马就赶紧回到皇宫。这个时候,顺治正秉烛在那等待王熙的回答,王熙回去以后给顺治如实奏报,顺治说这个人很忠诚,很正直,就是他了,做状元。

  康熙的时候,状元还有一个事情,就是李蟠,蟠桃那“蟠”。殿试的考试在太和殿,前面考试,站着,阴历的三月还是很冷的,在那儿做文章,有的人就吓得直哆嗦,旁边还有兵看着呢。规定的时间,李蟠没有答完卷子,就催他交卷。他就跟旁边那护军一边哭着,一边央求:他说一生事业就在这一会了,请你宽限。这个护军就没有继续催他,就让他把卷答完了,交卷的时候已经四更天了。这个事情就报告给康熙了,康熙一看,他答的卷子答得不错,很好,而且觉得这个人是用心良苦,非常执著,点了他做了状元。

  我再举一个例子,就是乾隆的时候,有一个状元叫王杰,我在讲嘉庆和道光的时候提到这个事情,考官们奏到乾隆的时候,奏报拟定状元第一名叫赵翼,第三名叫王杰。乾隆在要点状元的时候就问说:赵翼什么地方人?考官答:赵翼是江南人,说王杰什么地方人?王杰是陕西人。乾隆说:江南状元很多了,陕西一个状元还没有呢,就让王杰做状元。于是就点了王杰做状元,赵翼由第一名就变成第三名。我在这里补充一句,有清一代出状元最多的是江苏,一共49个状元,河南、陕西等只有1名状元,陕西这名还是王杰,乾隆特意点了一个,否则陕西在清代就没有状元了。

  我在这里面再插一句,我在讲到道光的时候,我提到就是王杰是陕西韩城人,还有一个人叫王鼎,是陕西浦城人,王鼎到北京来参加科举考试,王杰这时候已经是状元了,就跟王鼎说,说我们是同姓,我们是同族、同乡有什么事情尽管说,意思是说我可以适当的关照,王鼎很正直说我就要凭我自己本事考,就没有考中,后来又参加考试,考中了,王鼎就成了进士。

  我在电视讲完之后,陕西韩城教育局的一位先生给我来封信,说王杰是我们韩城人,王鼎是浦城人,他们俩你怎么说是老乡?你怎么说是同乡呢?我给他回了封信,我说在清朝韩城和浦城属于同一个府,叫和州府,我说从你们陕西韩城县来看不是老乡,从北京来看同省、同府,当然叫老乡了,假如说到了国外,那河北和河南也变成老乡了,就是从什么角度看,所以王杰这时候在北京已经做了状元了,后来做了大学士了,所以他跟王鼎说我们是同族、同乡是完全可以的。

  状元还有故事,光绪的时候,光绪有一个人叫王寿彭,福寿的“寿”,正好赶到慈禧六十大寿的时候,主考官觉得“寿”字很吉利,把他提到第一名状元,他后来就点了状元。他是因为这个“寿”字得益了,变成状元了。

  光绪的时候还有一个人,这个人叫骆成骧,这个人在最后殿试的答卷里,慷慨激昂,热情的陈词,其中有一句话,叫做“主忧臣辱,主辱臣死。”光绪看到这份考卷,这时候正好甲午战争打败了,光绪心情也不好,见着这个人热血爱国,很感动,就点了他做状元。

  还有清朝的末科状元叫刘春霖,就光绪三十年,最后一科的状元。这个人考状元的时候,就是殿试的时候,这年大旱,他名字叫刘春霖,春天的甘霖,就点了状元了。那有人说这太侥幸了,哪有一个名字好就得了状元了,不完全这样。因为考卷能到前十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,殿试这个时候三百多人,三百多个进士,在殿试、会试三百多人,在这里到前十名就不容易了,前十名再推荐到前三名也不容易了,所以这里面可能有一点偶然,但是也有它的必然。

  清朝科举制度也存在很多的弊端,突出表现在叫做“科场案”,清朝大的科场案有三次,一次就是顺治14年的丁酉科场案。这个案子发生在江南,江南的乡试主考官,姓方,叫方犹,副主考官姓钱,叫钱开宗。考完了之后,士子大哗,集体到文庙去哭庙,殴打帘官,巡逻的,门帘的“帘”,殴打帘官。甚至有人还写了《万金记传奇》,主考管不是姓方吗?方字去了那一点不就是“万”吗,副主考官姓钱,钱字去了右半拉不就是“金”吗,《万金记传奇》,就是考官徇私舞弊。正主考官和副主考官撤帘之后坐了船走,士子在河边沿着这个船追,一边追,一边唾骂,往船上扔砖头,可见气氛之极。事情传到北京,顺治皇帝大怒,来年春天正月,把已经取中的举人统统到北京,在太和门前复试,重新考试。南方的士子,正月份,他们衣服比较单薄,在太和门前面,一个个在那儿做文章,答考卷,旁面还有大兵夹着,有的人是又冻、又害怕、又紧张,就哆嗦写不出字来。其中有一个人叫吴兆骞,是有名的江南的才子,他没有作弊,学问也很好,但这个时候,他太紧张了,就没答好。那就怀疑你是不是作弊了,就把他发配,把吴兆骞流放到宁古塔,一流放就是二十年。他这个朋友认识纳兰性德,就是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。纳兰性德的父亲是大学士明珠,纳兰性德跟他父亲讲这些事情,有人花了些钱提前把吴兆骞赎回来了。吴兆骞在边塞时间写了很多的诗,他是一个著名的边塞诗人,后来出了一个集子叫《秋笳集》。后来查清楚了,副主考官,那个钱开宗等徇私舞弊,顺治下令把他们一律处斩,就把副主考官有关的人处斩,这是当时震动全国的顺治丁酉科场案,这是第一个。

  第二个就是康熙五十年,辛卯科场案。还是在江南的乡试,这个科场案主考官姓左,叫左子蕃,副主考官姓赵,叫赵晋。考完了之后,也是士子哗然,抬了财神像到府学去游行示威。事情闹大了,康熙下令查,一步一步往上查,事情牵扯到江苏的巡抚,张伯行和总督噶礼。噶礼和张伯行就是总督和巡抚互参,康熙说减职,把总督巡抚减职,查,查到最后呢,查清楚了,交通关节是这个赵晋,有人花了钱在卷子身上写了三个字,答卷上藏了三个字,“其实有”三个字,考官看到这三个字就给他点中了这个举人。结果赵晋,就是副主考官赵晋等五人斩首。因为这件事情跟张伯行没有关系,康熙也了解张伯行是清官,过去我在康熙时候讲过,张伯行,没有对他进行处分,这是一个案子。

  第三个大案件,咸丰八年,戊午科场案。这是发生在北京顺天科场案。事情很简单,就是有一个人叫平龄,他考中举人了,这个人是票友,到场子唱过戏。当时的规定是优伶不能参加科举考试。第二,就说你是优伶,你怎么能得中举人了。这里边必然有交通关节,后来就查,越查越大,最后把责任追到大学士柏俊,抓了柏俊的家人关到狱里头,严刑拷打,然后给死了,死无对证,这个事情当时是端华、肃顺他们主政,奏到咸丰那儿,咸丰觉得证据不足,他们一定要杀,因为柏俊和肃顺他们不和,咸丰含泪杀了大学识柏俊。是中国有史以来因为科举考试作弊,杀了最高的一个官员大学士。咸丰死了之后发生了辛酉政变,慈禧掌权了,有一些人就出来说,说柏俊这案子是冤案,应当昭雪。慈禧说先帝咸丰他定的呀,没法昭雪呀,就让柏俊的儿子给他一个小官,这事情就算了解了,所以柏俊这个科场案应当说是一场很残酷的政治斗争,不完全是科场的事情。

  这三个大的案子是清朝有名的科场的案子,就是科场里面也有腐败的事情,交通关节的事情,也有不公平的事情,但是总体来说许多贫寒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,考中了举人,考中了进士,有一个参政的机会,参政的一条途径,也有它积极的一面。

  清朝科举制度实行了112科,到底怎么评价?清朝的科举制度怎么评价,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。

  一种说,说科举制度很消极,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,是知识分子脖子上的一个枷锁。

  另一种意见相反,说很好,西方的文官制度就是学了中国的科举制度,就是有人看到了它的消极面,也有人看到了它的积极面。怎么看待?

  我认为清朝的科举制度,既有它积极的一面,也有它消极的一面。清朝科举制度积极的一面,我想有这么几点。

  第一、满洲人,蒙古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,考四书五经,这样一来,就提升了满洲文化和蒙古文化。

  第二,满洲、蒙古、汉军、汉员都一起参加科举考试,这就有利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。

  第三,大量的汉族知识分子,特别是一些贫寒之士,他们通过科举考试,找到了一些途径可以参政,给他们多了一条出路;

  第四,满洲人参加科举考试,他自己会满文,他要熟读四书五经,他就有条件把四书五经翻成满文。因为满文是拼音文字,按照他们的理解来翻成满文,后来西方耶稣会士,又根据满文的四书五经把它翻译成西方的文字,流传到西方,加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。

  第五,就有利于清初的社会稳定,因为清初汉人的一个反抗力量是很强的,通过科举考试很多人觉得可以和清朝政权合作,有利于社会稳定。

  第六,清朝科举考试制度,一部分被西方吸收,有利于他们的文官制度,就是对西方也产生了影响,

  第七。科举考试的很多可取的地方一直延续下来,所以对科举制度不能全盘否定。

  但是,科举制度也有它消极的一面,它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科举考试内容,是四书五经,不考科学技术知识,还有科举考试的方式是八股文,于是,科举考试最大的弊病,就是扼杀了人们的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。

  明清特别是清以来,中国落后于西方,应当说科举制度没有与时俱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  科举制度有弊病,科举考试很难,很多人想要做官,通过科举考试这条路,走不通,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花钱买官,这个在清朝叫捐纳制度。

  下一讲,我就讲清朝官员的捐纳制度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UID
1086
注册时间
2001-4-7
帖子
869
精华
1
4#
发表于 2005-1-10 19:45:44 |只看该作者
《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》(四)

(全文)

  “捐纳”就是买官卖官,清朝叫“捐纳”。清朝做官主要有两条途径:一条是正途,就正常正当的途径,是科举考试。先考秀才,完了再考举人,举人完了再参加会试,取得贡士的资格,完了再参加殿试,取得进士的资格,进士以后就可以分派官职,派到县里面就可以做七品知县,考中进士,在清朝前期基本上都可以有一个官做,这是正途。我说过,这个正途是很难的,道光之后四万万人,每三年考一次,一次取三百来人,平均一年取一百人,清朝268年取了26846个人,平均一年101个人都不到,大部分人想要做官,或者经过努力没考取,或者努力了,也没考取,怎么办?就是清朝的选官还有另外一条途径,叫“异途”,主要是捐纳,就是花钱。捐纳制度在清朝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,它和科举制度互相补充,一部分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,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,当然还有其他途径,因为时间关系就不能一一说了,捐纳做官,官员的比例在清朝是很大的,多的时候到60%,就是60%的官是捐纳,40%的官是科举考试的,但是这主要是中下级官员,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清朝捐纳制度也说一说。

  我们中国出现捐纳秦朝就有了。史书记载,“秦得天下,始令民纳粟,赐以爵”。秦朝统一了天下,开始让百姓纳粮食、赐以爵,就是用粮食来买官爵。到了汉朝,也还有捐纳,汉武帝曾经下令,可以卖武功爵,史书记载八个字:叫做“盐铁富贾,相率而至”,就是史书记载,汉朝的卖官,西汉的捐纳,盐铁富贾,相率而至。当时的盐、铁是专营的,有钱的人相率,纷纷来买官爵。大家都知道很有名一个文人叫司马相如,史书记载说四个字,说司马相如“以赀为郎”,花了钱买了郎。汉朝以下唐、宋、元、明都有捐纳,到清朝捐纳成为制度。

  为什么要捐纳?清朝的钱,收支有定数,收入多少,支出多少是定数。地,它是固定的;丁,康熙五十年以后,“盛世滋生人丁,永不加赋”,雍正又“摊丁入地”,丁后来就不拿丁银了,所以收入它是个定数。每年正常的支出也是个定数,碰到特殊情况打仗,黄河决口,大的灾荒,那没钱怎么来呀,想了一个办法,就是捐纳。

  清朝的捐纳,我想讲几个问题:第一,清朝捐纳制度的特点,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四个特点:一,统一管理,我数了一下,大概有五个统一:第一、统一捐项,哪些可以开捐,哪些不可以开捐,它是有规定的,五项可以开捐,军需,打仗需要;河工,河决口了,治河;三、赈灾,闹大的灾荒了;四、营田开荒,开垦;五、海防,海防是晚期了,主要这五项可以捐纳,不是所有都可以捐纳。第二,统一主管,这么大一个国家,捐纳谁管?户部捐纳局主管。三,统一入库。捐了钱归谁?不是归知县、知府,捐了钱统一交户部国库,后来一部分也分到省里边用,主要要归户部国库。第四,统一政策。就是哪些官可以捐,哪些官不可以捐,譬如说吏部官不可以捐,吏部是管干部的,管官员的,不能捐。礼部的官不能捐,礼部是管教育,管科举考试,不能捐。就京官来说,尚书、侍郎这一级不能捐,郎中以下可以捐,地方的官员总督、巡抚、布政使这些不能捐,道员、知府、知县以下可以捐,统一政策。第五,统一资证。要有资格,捐官也要有资格,捐纳也要有资格,乡邻要具结担保,当地要给他开籍贯和清白册。是国子监的学生,国子监要出印鉴的证明,就是资格的审查要统一,这是清朝捐纳制度第一个特点,统一管理。

  第二个特点,二,明码标价。什么官,多少钱,它是有规定的。我以乾隆三十九年为例,它价钱很复杂,我就挑了几个主要的,京官就选郎中、主事,地方道员、知府、知县,道员、知府、知县有价钱,我把这个价钱说一下大伙听一听,是乾隆三十九年的价钱,郎中五品官,银9600两,主事六品官银4620两,道员四品官银16400两,知府四品官银13300两,同知就是五品,银6820两,知县七品银4620两,县丞就是副县八品,银980两,这是乾隆三十九年的价钱,它这个价格是有变动的,到后来价钱就落了,为什么落了?我回头再说,我们再看看到光绪晚期,到光绪二十六年的价钱,郎中2073两,主事1728两,道员4723两,知府3830两,同知1474两,知县999两,县丞210两,这知县由4600两,降到900多两,为什么?官越捐越多,价钱越来越低,一会儿我还要回答这个问题,这是第二个特点,就是明码标价。

  第三,官多缺儿少。捐的官很多,那个缺儿,位置,真正的落实到就职少了。就拿知县来说,到光绪年间,全国的知县是1314个,康熙十一年到十四年,因为平叛“三藩之乱”,捐了知县五百多位,你全国才1300多个知县,你这一下子就捐了500个知县,它那个知县原来都是有位置的,三年还考一次进士,没有缺儿,就是知县没有空位子,你捐了官之后,你没有官做,官多缺儿少。后来就捐监生,就是捐国子监的监生,捐到多少呢?甘肃五个月捐了16000多人,花钱买文凭。有一个人叫蒋伊,《重铨法疏》,一个奏疏,他说康熙九年起至十八年,应选者不下二千人,每遇铨际,捐纳居十之六,应选者十之四,捐纳的人十之六,很多人不能应选,捐了官没有位置,最多的有捐了以后六十年得不到位置,这人都死了,这还没落实这个缺儿呢,官多缺儿少。

  第四,捐纳泛滥。它开始时,有例捐,有常捐。比如打仗,战争结束了,这捐纳就停了;黄河决口,修河,河修好了,河口堵上了,这捐就停了。后来很多例捐就变成常捐,这就越捐越滥,滥到什么程度呢?我举几个例子,嘉庆道光年间,捐的监生捐了20万人,全国参加会试多者一万六千人,你捐了20万个监生,他怎么来考进士,泛滥到什么程度呢?我给总结了十条:一,捐官就是做官。二,捐复。三,捐升。就是升官。四,捐补。五,捐级,捐加级。六,捐衔,不捐官光捐衔。七,捐监,国子监的监生。八,捐正,副职捐正印,九捐减,官犯了罪了,花钱捐了减等,或者减免。十,捐典,典礼的“典”,祭典的“典”,死了之后捐的封典荣誉,后来就不是官了,特别是有些官犯了罪了,革职了,我捐点钱又复职了我想升级,花钱,捐了钱以后就升级。有些该休职,该退了,捐钱就接着做,甚至后来到一品二品的大员也捐,就滥了。所以,清朝的捐纳制度,是越来越滥,越来越坏,问题严重,弊端层出不穷。

  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,就清朝捐纳制度的弊端,它开始是捐虚缺儿,不捐正缺儿,开始捐副的,你比如知县捐县丞,县丞二把手没有实权,你捐了之后你没实权,后来捐正印,知县就有权了是不是,下面接着讲捐纳制度的弊端。

  第一,在财政上,饮鸩止渴。捐纳的本来的意思是解决财政上不足,捐的结果一时财政稍好一点,但是,是饮鸩止渴,后患无穷,我举一个例子,乾隆时候打仗,前方粮食不够,运输有困难,就捐粮食,捐一个县官,四十担米,捐一个京官二十担米,有些人,北京市有米,吃钱粮,用那个老陈米凑二十担捐个京官,用老陈米凑四十担就可以捐个县官,捐完了县官就搂,搂可不只那四十担米,你搂一个知府,捐一个知府就是所谓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。后来捐的钱入国库的就越来越少,地方分流,但是捐的官很多,越捐越滥,所以就饮鸩止渴,有人建议可以采取别的办法,第一节省,第二搞贸易,增加收入来补充国库,皇帝不同意,就还是要捐,这是一,在财政上饮鸩止渴。

  第二,在文化上,斯文扫地。本来通过科举考试从秀才、举人、贡士到进士,进士还不能马上做官,还要等一段时间,因为有缺儿才能做,才能熬到一个知县。清朝考进士参加会试的最小的年龄是十五六岁,最大的年龄是103岁,就是参加会试考试,那考中进士的,最小的年龄是24岁,于敏中后来当了大学士,这是聪明绝顶的人,最大的年龄,考中进士的最大年龄是59岁,平均年龄35岁,这是宋元强先生他写了本书,叫《清朝的状元》做的统计,最大的年龄59岁考中进士,再等个一两年,才能开始做知县,一辈子,不是十年寒窗,一辈子寒窗,中一个进士,才可以做一个知县。你花了二十担米就做一个知县,还去搂钱,那不是斯文扫地吗?一些知识分子十年寒窗,穷经皓首,考个举人、进士,你这花一点银子就得到一个举人、进士。甚至还有白丁,花钱买了一个笔帖式,文秘翻译,贪了钱,再花钱再买一个县丞,搂了钱,再花钱买个知县,搂了钱再花钱再买一个知府,再搂钱、再花钱买个道员,这不是斯文扫地吗?雍正的时候,曾经觉察到这个问题,买了1100个监生让他们考试,结果900多人全不合格,1100人考试,900人全是假冒伪劣。太学的学生白丁,花钱买了白丁,一考试900多人不合格,1100人900人不合格,所以捐纳制度对于知识分子来说,是一个沉重的打击,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,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亵渎。清朝有个官员叫花沙纳他说了一句话,他说捐纳是“贻人口实,骇人听闻”,你甘肃这么一个省,短短的时间,捐了一万多个监生,你不是泛滥吗?

  第三,在吏治上,贪污腐败。他买一个官,买一个知县要4600两银子,知县的薪俸是60两银子。做了知县就贪,先把成本还上,再贪,贪了再买知府,买了知府贪了钱把成本还上,再买道员,形成吏治腐败,贪污成风,有一个人,这人叫黄纯祐,他这个官员捐纳之间要有中间人,他就是中间人,来做这个事情,查出来的交通关节得到的银,白银20万两。所以清朝有人说:“部院衙门之大弊,无过于捐纳一事”,这是王鸿绪《密缮小折》里讲的话,捐纳制度泛滥的结果,是官员腐败,贿赂公行,贪污成风,清朝不清。

  第四,在政治上,丧失民心。开始就认识是一个官员捐纳的事情,这个事情天长日久,从南到北,从地方到中央,最后就变成一个政治问题了,因为贪官比较普遍,贪污比较严重,贿赂比较猖獗,最后就变成一个政治问题了。所以清朝人他自己说了句话,他原话是这样子,他说,盗贼之起,由于吏治之坏,吏治之坏由于捐纳之滥,捐纳滥造成吏治坏,吏治坏,它叫盗贼蜂起,就是民变四起,你这个县官,你贪得太厉害了,你就官逼民反,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,官逼民反,就变成政治问题了,这么严重的问题不是没有人提,有人提。

  我举一个例子,一个人叫贺世盛是一个书生,他写了一个小册子,痛斥捐纳之弊,26页,毛笔字26页,没有多少字。县官知道了,这个人是湖南耒阳的,耒阳县知县知道了,就把这个贺世盛抓了,抓完了以后就严刑拷打,问他,你说捐官,谁捐官了?谁的官他是花钱买来的?卖官那人是谁?中间联络那人是谁?他不能确指其人,他是笼统地揭发捐纳制度的弊病,县官呢,就给加了一个罪,县官给贺世盛加了一个罪名,八个字,叫“妄诋朝政,肆其悖逆”,就是大逆不道,完了就上奏,本人凌迟处死,他自己的儿子,他兄弟的儿子16岁以上处斩,16岁以下和妻子给功臣家为奴,就报到北京了,朝廷九卿科道会议讨论,和珅等四十个大员签署同意,最后报到乾隆那儿,乾隆怎么批呢?乾隆八个字,“特宥赦之,改为处决”。乾隆皇帝很宽宏大量,不要凌迟了,斩首就可以了,还是处死了。乾隆皇帝你想一想,捐纳制度有什么弊端?开朝廷会议讨论,怎么解决这个问题?怎么进行改革?没有,把其批评的人杀了,这就是文字狱,因为文字招来了祸,牢狱之灾,头被杀掉了。

  清朝的皇帝没有吸取正确的意见,废除捐纳制度,而是对批评捐纳制度的人以杀头来进行回答,结果,问题愈来愈严重,朝政腐败,民心丧尽,所以,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辛亥革命的起义,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建立民国,平均地权”。就深得人心,结果,清朝不与时俱进,改革科举制度,也不与时俱进,废除捐纳制度,再加上其他的原因,导致了清朝的灭亡,最后,科举制度,捐纳制度,随着清朝的灭亡而告终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UID
42030
注册时间
2005-1-15
帖子
3
精华
0
5#
发表于 2005-1-20 14:50:37 |只看该作者
每期都看,明鉴历史,博古论今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关闭注册

2021 , Hello Everyone ^_^ ^_^ ^_^